位於淡水河口南側的挖子尾,是一潟湖型態的水域,隨著長年潮起潮落,孕育出豐 富的河口生態體系,其中面積廣闊的水筆仔純林,還有族群龐大的招潮蟹、水鳥和彈塗魚,一直是許多大自然愛好者樂於親近的地方。
挖子尾的傳統小港口,目前仍維持 漲潮作業的例行漁事活動,小漁村內的漁民,他們以撈捕文蛤和季節性的魚勿仔魚為主要收入,由於人口外流,村仔裡平日所見都是老人和小孩,青壯年村民則大多出外工作或就學。
淡水河口每年有長達六個月的東北季風期,挖子尾一帶的住宅為避季風,通常都採西南向,外圍則種植黃槿來擋風。村落中有幾戶紅瓦磚牆所構築的閩南式三合院,對於久居都市的民眾,如此優閒生活和傳統之美的建築,實在是令人羨慕不已。
自然作家郭智勇表示,挖子尾開發甚早,在清朝時期,台灣與大陸往來的船舶就在此停靠,因為河口淤積日益嚴重,到乾隆時期已沒落。頗具人文與古老氣息的挖子尾,目前已發現有大坌坑文化和十三行遺址,是一處兼具歷史資源和生態景觀的地方。
台北市野鳥學會林金雄表示,挖子尾綿延的水筆仔,是台灣紅樹林分布最北的地區,漲潮時猶如水上森林般的壯觀,此一景觀是這個自然保留區的最大特色;由於漲退潮的水流作用,河口堆積了上游沖下的大量有機質,吸引各種動物棲息與覓食。此外,當地漁類資源豐富的沙洲也是北台灣一處不錯的灘釣場地。
據台北市野鳥學會的「淡水河岸濕地鳥類調查」顯示,自八十年十一月到八十四年八月,記錄到的鳥類達一百一十六種,冬候鳥四十種、留鳥三十五種、過境鳥二十四種、夏候鳥十種、歸化鳥一種(喜鵲)和六種外來鳥種,在棲地與食物源優渥條件下,挖子尾已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補給站。
淡水河口紅樹林、沙灘和沼澤等多樣化地形,是造就多樣化鳥類族群棲息、覓食的主因,春季是欣賞北返過境鳥類的最佳季節,尤以珍稀的唐白鷺最令鳥友興奮。隨著季節變化的冬候鳥和過境鳥,以鷸科最多,在鳥會的記錄資料中,曾出現過一千五百多隻黑腹濱鷸族群的龐大數量。
其他棲息鳥類的族群,東方環頸、棕沙燕、小白鷺和紅嘴鷗,數量總是在台灣各濕地排行榜前頭。至於平時常見的鳥類,包括有大白鷺、小白鷺、夜鷺、棕沙燕、灰頭鷦鶯、褐頭鷦鶯、綠繡眼和麻雀等等。
種類繁多的河口植物,也是挖子尾生態體系重要的一環。據台北市野鳥學會在這個區的調查,計有三十五科、一百一十九種植物,除了紅樹林外,蘆葦也是代表性植物,另有耐旱、耐鹹植的植物,如濱刺麥、蟛蜞菊、白茅和馬鞍藤,小徑上有咸豐草、昭合草、蔓荊、茵陳蒿、變葉藜等;以及白茅、苦楝、黃槿和林投等等。
區內的蟹類以春、夏兩季活動最旺盛,泥質灘地上的清白招潮蟹很多,泥澤地有萬歲大眼蟹,沙灘上有「幽靈殺手」之稱的斯氏沙蟹和圓球股窗蟹,這些都是挖子尾蟹類豐富的內容。事實上,只要用一般的單筒望遠鏡,就很容易欣賞到十餘種招潮蟹的覓食、求偶等等有趣習性。魚類則有花跳和彈塗魚。貝類有文蛤、燒酒螺、孔雀蛤、蟶、牡蠣、玉黍螺和藤壺等。
在挖子尾碼頭兩側,經常可見的有 清白招潮蟹;結隊出遊的和尚蟹,也被稱為「兵蟹」;體型約一公分左右的角眼拜佛蟹,常夾雜在群蟹之中,頻頻舉起兩隻螯成拜佛狀,頗易辨認;體型粗壯的台灣厚蟹,短黑眼睛和厚實雙螯是一大特徵;碼頭前方還有紅色身仔的弧邊招潮(網紋招潮)蟹和細長眼睛的萬歲大眼蟹。
會爬樹的摺橫相手蟹,習慣棲息紅樹林根部;沙灘的沙蟹,幼蟹時在沙灘上有很好的保護色,一旦長大則變成紅色,也變得凶猛並會捕食和尚蟹或萬歲大眼蟹;另有北方呼喚招潮蟹、圓球股窗蟹、秀麗長方蟹和寬身大眼蟹等等,到挖子尾賞蟹真可一次看個夠。
[記者 邱勤庭/報導] [賴榮孝攝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