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

牽罟


能源危機和漁撈機具的電子機械化,無疑將老漁夫的手藝打入永不翻身的境地。古早時代老漁夫憑著雙眼便能看出海面上魚群出沒的水域,更神的是,連水底下數十公尺深的礁石,均能全數掌握。

台北縣的萬里鄉有一小片海灘,俗稱萬里灘,金黃色的小小沙灘旁有萬里港,每年五月到八月間,特別是星期例假日,總有機會親眼目睹漁夫古老技藝的再次重現。牽罟,是昔日漁村缺乏大型動力船隻的一種漁撈方式。台灣在光復前後受世界大戰戰火的波及,大型機動船隻泰半毀於戰火,小型船舶也因缺乏油料而停擺。動員全村人口參與漁撈的牽罟乃應運而生。早年動員上百人口的大型牽罟,今日已不可見,於是在海灘搭起高塔觀察魚群出沒的設施已不復見。
  今日萬里小型牽罟先選定目標,即水面有魚群聚集而形成十分稠密之魚鱗狀浪區,施放網布之小艇以人力划動,繞過魚群復返於岸上,此時網布已將魚群團團圍住,岸上兩側牽罟索的老少村民,踏著有節奏的步伐將網布縮小包圍圈,並且漸漸拖上岸來,此時可見魚群在網內跳躍。位於罟索最末端的人,不時前行到最前端以接近網子和岸上的距離。牽罟索早期不用雙手,而是有一短而粗之竹筒繫上短繩,以活結扣於罟索上,竹筒抵住後背側,用身體、雙腿來牽罟,以減輕手臂肌肉的負擔。
  網布的最末端有魚囊,入網的魚最後集中在此,魚囊前端有一段網子網目較細,上端繫浮球與網布下端的沉錘相呼應,使網布完全展開。當浮球靠近岸邊時,要派出數人下海泳水驅魚,將網內的魚獲趕入魚囊內。


(註:牽罟的罟,閩南話發音同竹篙的篙,而不是古董的古。)
[摘自 文/李嘉亮]

沒有留言: